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店:博客來書籍館>葛拉漢永恆的投資智慧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ml27898/products/0010567651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巴菲特:「只要讀過他的書,沒有人會淪為窮人。」

  他的投資哲學無懼多次經濟衰退,八十餘年來持續指引著股神巴菲特、全球投資之父坦伯頓、指數型基金教父伯格等金融大師。

  在他之前,華爾街充斥著投機與貪婪之風,沒人知曉何謂真正的投資,唯有他把投資視為事業經營,認為股票市場是非理性的,要當勇敢的反向投資者……。

  他是證券分析、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

  作者喬.卡蘭深入研究葛拉漢本身著作,並訪問葛拉漢的子女、朋友、合夥人(包括華倫.巴菲特在內),據以一窺這位傳奇人物的迷人風采及其不朽的投資策略;探討葛拉漢如何運用他的中心思想,奠定令人嘆為觀止的個人事業成就,以及其如何對古往今來的投資巨擘,造成深遠的影響力。

  本書以人性化的筆觸,刻劃出二十世紀傳奇投資大師歷久不衰的投資智慧,是所有投資人、商學院師生、證券從業人員,以及渴望深入了解「價值投資」者必讀的世紀經典,更是長線贏家一致推薦的經典投資術,經濟震盪時,大撿低價績優股的最佳獲利法則。

作者簡介

喬.卡蘭Joe Carlen?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商業管理及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系統管理雙碩士。

  策略顧問公司「市場先探公司」(Know Thy Market, LLC)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市場分析師;商業類傳記《從救生員到防曬大王》(From Lifeguard to Sun King)的共同作者(與「香蕉船公司」〔Banana Boat〕創辦人羅勃特.貝爾〔Robert Bell〕合著),為《華爾街日報》企管類暢銷書。

譯者簡介

黃怡芳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系畢業,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企業管理碩士(MBA),主修市場行銷學,曾任職於外商科技及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專職從事翻譯與行銷專案工作。譯作包括《2秒優勢力》《但願我18歲就懂的成功學》《總裁座上賓》、《9堂課,做自己的財務顧問》等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網站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ml27898

 博客來,博客來網路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局,博客來e-coupon 2013,博客來書店,1i6博客來網路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歡迎您,博客來書局,博客來售票網,博客來折價券2013,books 博客來網路書店

本站圖文皆引用自博客來,圖文所有權皆為原所有權人所有,引用人與博客來有合作關係!

商品訊息簡述: 

葛拉漢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最後一章寫道:「投資最高境界的智慧,就是將它視為事業經營。」巴菲特形容這句鏗鏘有力的嘉言語錄,是「關於投資最重要的一句座右銘。」事實上,這句話隱含了葛拉漢、巴菲特、孟格、魯安、許羅斯、布蘭帝、卡恩,以及其他名人藉以致富的投資選股架構。除了安全邊際和「市場先生」,這個概念是康寧漢所謂「葛拉漢的基本觀念是價格與價值為兩回事」的另一個重要層面。

當幾乎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是根據短線股價上漲或下跌的預測而做出投資決策時,葛拉漢是以一個潛在買方的心態,去檢視股票背後所代表公司的整個經營情形。從這個角度,葛拉漢關心的是股票發行公司在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反映出來的「價值」。只有在確定該股票的價值後,他才會去看目前的股價,決定採取什麼行動(即買進、賣出或繼續持有)是最有利的作法。假設,當葛拉漢認為以那個價格買下整個企業合理時,他才會考慮以有利的價格買進一些持股來擁有部分經營權。同樣地,準備賣出股票時,決策的重點就在整個企業的價值相對於目前的市價。

就在葛拉漢首度將此觀念應用在自己的投資至少九十年後,這種企業經營的典範仍持續在定義價值投資法。就像道西這個年輕一代的價值投資人楷模告訴我的:對我來說,班傑明‧葛拉漢的核心思維,就是把股票視為企業經營的一部分,這麼一來,你就能保持將注意力放在企業產生的現金及其資產負債表,而不是市場上其他投資人的意見。從葛拉漢的年代以來,這個觀念的重要性至今從來沒有改變。

換句話說,與其在看A公司股票時,只因為有人認為這檔股票下個禮拜「可能會有動作」而猶豫是否要「買進一些持股」,葛拉漢認為比較好的作法,應該是去假設,如果你身為企業主,是否願意把A公司整個買下來。這樣的觀點是非常有效的篩選機制,因為它強迫投資人更關注公司的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而不是股價線圖。此外,雖然考慮是否要買下默克(Merck,現在的市值是一千○一十三億美元)、可口可樂(現在的市值是一千五百二十億美元)、谷歌(現在的市值是一千八百八十四億美元)這種大企業的全數股份,似乎是天馬行空的想法,但它對於保守的投資人來說,實際上是無價的思考流程。以下的例子可以幫助我們說明這個原則。

賴瑞是你認識的一個朋友,他擁有一家獨立經營的汽車廠超過二十年。現在他想以四萬美元的投資本金,把百分之十的股權賣給你。作為一個精明的生意人,在你將辛苦掙來的四萬美元砸下去之前,絕對不想只聽到賴瑞滿懷信心地向你保證他的事業有多「出色」而已。你還會想詳細了解這家車廠過去幾年的獲利情形(即損益表資訊),可能也會有興趣知道他的資產價值以及公司目前有多少負債(即資產負債表資訊)。因此,即便你並不想買下賴瑞的整個車廠,但你有可能會從這個角度考慮。如果目前經濟情況處於有利位置,你知道買進部分持股是值得考慮的。相反地,如果買下整個車廠很可能會賠錢,那麼你會考慮下修買進的股份至百分之十。

面對可能要拿出四萬美元投資賴瑞的汽車廠時,大部分的人可能會深入研究這種私人企業的過去獲利及資金狀況。但是,同樣的這一群人,很多人會只因為一個電視節目三十秒廣告的買進建議、朋友轉寄的電子郵件(有時原始出處也是來自股票炒手),或最糟糕的只是「憑直覺」,就拿出一千美元這麼大一筆錢去投資上市公司。不管是葛拉漢、巴菲特,或其他信奉價值投資法的百萬富翁和億萬富豪,都不是靠這麼薄弱的藉口而投資致富的。

相反地,無論是購買一家公司百分之一的股份(就像巴菲特和孟格的波克夏公司,最近幾十年就執行過好幾次這類交易)或百分之百的股權,最重要的是,這些投資人視自己為企業經營者,並且以企業主的思維分析潛在的投資機會。就像史威格在二○○三年版本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寫道,一流的價值投資人「在心態上,他們買的永遠是企業經營權,而不是股票。」接著他又提到:「不論是買進一家公司全數或小額股份,他們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換句話說,真正的價值投資人,會透過同樣完整的企業分析──大部分的人用來評估像賴瑞汽車廠這種私人企業投資案的仔細程度──審慎評估目前是否為買進部分默克持股的適當時機。當然,這就是為什麼「多數人」的投資紀錄,遠遠不如全心投入的價值投資人那樣成功的主要理由。

 葛拉漢永恆的投資智慧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ml27898/products/0010567651

-----------------------------------

snug

 

塑身衣

魚鬆 丸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leneel6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